产品中心
DC26系列温湿度控制器
普通温湿度控制器
智能温湿度控制器
DC68系列开关柜智能操显装置
开关柜状态综合指示仪
开关柜智能操显装置
DC28系列电力监控仪表
DC2800系列
H系列多功能谐波表
Z系列多功能网络仪表
E系列多功能电力仪表
X系列数显电测表
K系列可编程智能数显表
D系列数显变送表
S系列数字测控仪表
TRPC系列无功补偿控制器
无功补偿控制器
复合开关
DC29系列电测量变送器
单路变送器
双路变送器
三路变送器
多路综合变送器
DC30系列电动机保护器
DC1000无线触点测温系统
TED系列电子式温度指示调节仪
CS系列智能除湿器
 
联系我们

常州市大创电子有限公司

手机:13915077376

座机:0519-85606622

传真:0519-85607968

邮箱: sales@czdacan.com

网址:http://www.czdacan.com/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长江中路25号

新闻资讯
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 网格化监测技术是关键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11-20 09:49:29
  早在今年8月底,环境保护部便发布“1 6”攻坚方案,正式打响了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战。为了打赢攻坚战,准确的监测数据至关重要。此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中,强调了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重要性,对切实提高监测数据质量作出了全面部署。
 
  相较于常规监测站,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不仅能提供更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还能锁定污染源头,已成为相关部门精准治霾的重要工具和抓手。
 
  系统怎样真正起作用?
 
  网格化监测数据应全面、准确、客观真实
 
  伴随着网格化监测市场蓬勃发展,一些厂商开始以低质低价抢占市场,如果没有有效解决传感器具有的零漂、温漂、时漂、交叉气体干扰等弊端,往往会造成监测数据不准确。
 
  在当前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战中,如何做到网格化监测数据的准确?
 
  《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指出,网格化监测数据必须做到“全面、准确、客观、真实”。其中,“数据全面”应包括点位全、指标全、功能全。“点位全”就是要扩大环境监测覆盖面,结合当前秋冬季大气污染排放量大、散煤燃烧多、扩散条件不利的实际情况,落实“全面设点”要求。
 
  “指标全”就是要瞄准管理需求,拓展环境监测领域和指标。目前,不少厂家都在扩充网格化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在常规PM10、PM2.5、SO2、NO2、CO、O3等参数基础上,一些具有技术实力的厂商还把监测参数扩展至TVOC、H2S、HCL、重金属等多种特征污染物监测。
 
  “功能全”就是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从传统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转变,对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科学评价。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若单纯采用传感器进行网格化建设,会造成监测数据的失真。为保证数据准确,大厂家将多种类型的监测设备按照一定的布点规则进行布设,并采用多种修正、校准模式,从而保证了数据质量。
 
  市场繁荣有喜有忧?
 
  网格化监测亟待建立标准规则
 
  大气网格化监测经过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空气监测站的有效补充,也是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
 
  2017年4月,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曾表示,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按照3公里乘以3公里划分网格,加密分布大气监测点位,找出大气污染程度较高的热点网格,推动实施精准执法。近期对散乱污企业的查处,就是热点网格精密监测的贡献。
 
  目前,为落实环境保护部的相关要求,京津冀地区陆续布设了网格化监测系统。据了解,河北省的11个地市中已经有9个安装这一系统。其中,保定市于2016年起布设了包括涉气企业、国控点周边、建筑工地、城中村、交通、传输通道、超级站等937个网格化监测点位。
 
  然而,作为新兴产品,网格化监测的标准、规则有待进一步建立与完善,相关部门缺乏对网格化厂家、产品和数据进行规范管理的依据。
 
  对此,河北省率先行动。2017年9月18日,河北正式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以及相应的《点位布设技术规范》、《安装验收与运行技术规范》3项地方标准。
 
  作为最早研发推广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的先河环保,在河北省环保厅的发起下,牵头参与起草了以上标准。这一标准明确网格化需从技术标准、布点规范、运营维护等几个关键因素上保障产品质量、数据准确性。比如,在布点方法上,需采用可露天使用的小型国标监测方法设备与传感器技术的微型站组合使用,以国标法设备为基础,运用大数据管理平台进行数据的监控,实时甄别异常数据。
 
  有了标准,各地建设网格化系统时就有据可依,使用时对数据质量的把控也更有底气。
 
  用户有何需求?
 
  网格化监测要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当前,全国已有大部分省份应用了大气网格化监测系统,国内外十几家环保企业承担着这些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工作。以先河环保为例,其网格化系统已覆盖全国12个省、49个城市,点位总数达9110个。
 
  面对当前重污染天气状况,一位地方官员向记者表示,相关部门不只需要“干巴巴”的监测数据,更需要基于这些数据的整体环境解决方案。
 
  照此说法,网格化监测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成为了参与地方治霾治污的“参谋助手”和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河南洛阳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2017年8月初,当地完成了100多套网格化微型站及国标法小型站的设备安装、调试运行,覆盖到城区主要道路、重点企业污染区域和核心管控区域。
 
  经过3个多月的系统监控运行,结合先河环保的专家组管理咨询服务和政府有效监管,洛阳市的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明显。10月1日~11月12日冬防攻坚期间,洛阳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869,同比下降9.22%;冬防期间PM2.5下降1.59%、SO2下降33.33%、NO2下降8.00%、CO下降16.67%、O3下降29.13%。截止到2017年11月12日,洛阳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81天,同比上升14.56%。
 
  此外,在河北保定、唐山和河南鹤壁、濮阳等地,网格化监测系统在管控“散乱污”企业、秋冬采暖季联防联控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降低了污染指数。
 
  然而,针对一些城市网格化系统应用效果不佳的状况,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教授赵传峰认为,关键在于监测数据质量和配套的管理机制,数据必须准确,配套机制必须健全。
 
  再看洛阳案例,服务商为其提供的网格化服务,不仅包括设备安装和技术服务,还配套了专门的科学家团队,为用户提供环境管理专家咨询服务;同时帮助政府制定内部规范文件,协助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的有效管控机制。
 
  “通过管控降低污染指数,提升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只是网格化系统应用的初级阶段。”赵传峰认为,未来,网格化系统还将不断拓宽和挖掘环境监管其他领域的海量数据,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协助政府开展污染源解析、减排治理评估、中长期达标规划等科学决策工作。
 
  (原标题: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技术支撑 网格化监测数据好在哪?)
(本文来源:中国环境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