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DC26系列温湿度控制器
普通温湿度控制器
智能温湿度控制器
DC68系列开关柜智能操显装置
开关柜状态综合指示仪
开关柜智能操显装置
DC28系列电力监控仪表
DC2800系列
H系列多功能谐波表
Z系列多功能网络仪表
E系列多功能电力仪表
X系列数显电测表
K系列可编程智能数显表
D系列数显变送表
S系列数字测控仪表
TRPC系列无功补偿控制器
无功补偿控制器
复合开关
DC29系列电测量变送器
单路变送器
双路变送器
三路变送器
多路综合变送器
DC30系列电动机保护器
DC1000无线触点测温系统
TED系列电子式温度指示调节仪
CS系列智能除湿器
 
联系我们

常州市大创电子有限公司

手机:13915077376

座机:0519-85606622

传真:0519-85607968

邮箱: sales@czdacan.com

网址:http://www.czdacan.com/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长江中路25号

新闻资讯
无人机携手检测仪表 为供电设备保驾护航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6-09-08 09:21:45

    一架形似八爪鱼的无人机悬在空中,沿着高压电线的延伸方向前进。此时,终端屏幕上,灰色的背景上清晰地显示出电线、绝缘子、螺栓等部件,在线路的中部位置,一团白色亮点就像星云一样,发出明亮的光芒。这团亮光,就是高压线路破损后释放出的电晕,人眼很难觉察,如果不进行及时处理,可能会演化成严重的安全事故。而这个可以“看到”漏电的设备,就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7所研制的紫外成像漏电检测仪。


    电力安全:不可忽视的课题

    “电”已经成为社会前进和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四通八达的电网系统将电力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无数的家庭、工厂和学校。据统计,截止“十二五”,我国电网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达57.2万千米。

    对这样庞大的电网系统来说,要维持其正常运转实非易事。自然灾害、设备故障、外力破坏、不当操作……许多因素都可能造成输电线路的破损,形成漏电断电事故,给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甚至是人身安全带来不小的麻烦。因此,对输电线路的漏电检测近年来越发引起重视。

    目前,我国的高压线路巡检主要有红外成像检测、超声电晕探测及人工目视检查等方式。红外成像检测的效果受日光照射、大气环境等影响比较大,通常只能在夜间进行,且只能检测到受损比较严重的部位;超声波探测检测误差较大,探测距离也比较有限;而由于电晕放电的目标小、强度弱,很多时候人力目视很难观察到。

    有没有一种技术可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准确及时地发现漏电现象,将危险掐灭在萌芽状态呢?

    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紫外成像探测技术。

    紫外成像技术:防患于未然

    高压设备电气放电过程中,空气中的电子不断获得和释放能量,当电子释放能量时,便会有电晕产生,同时释放出紫外线。紫外成像探测技术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接收设备放电时产生的紫外线信号,即可及时发现故障。

    相比红外检测,紫外成像技术对于放电的灵敏度高、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因此,近年来在国外电力行业中应用日益广泛,出现了车载或直升机载的紫外巡检方法。但我国则还处于起步阶段,仅有一些手持的紫外设备。

    身为高科技的引领者,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将目光瞄准了这一前景广阔又极具挑战的领域,于近日推出了一款紫外成像漏电检测仪。

    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7所,记者看到,该设备是一台通体黑色的盒状机器,大小与一本牛津英语词典相仿,重约3斤,成年人一只手就可以轻松托起。最引人注目的是机身正前方的两个直径5厘米左右的镜头,一紫一黑,一个负责感应紫外线,一个则负责观测可见光。紫外图像可以精确显示目标产生电晕和放电情况,可见光图像可以还原被测目标周围的背景信息,二者结合生成的双光谱融合图像,相当于在一幅图像上明确指出了目标漏电位置情况。

    “紫外成像漏电检测仪的研制难点有两点,首先是产品的工程化,即要将紫外成像技术与可见光、图像处理、智能控制等技术有机结合,才能形成成熟的产品。其次是要小型化轻量化,才能满足日益机动、灵活的检测需求。”该产品负责人宋亚军介绍。而凭借207所在航天光电领域的技术积累,这些问题都被一一攻破。

    无人机+紫外成像:强强联合

    说起这款漏电检测仪,还有一个亮点不得不提——它可以搭载无人机平台使用。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发展迅猛,航拍、搜救、监测甚至是演出领域,都离不开它们的参与。

    和传统的人工巡检相比,无人机行动灵活、巡视面广,无论是建筑物、树林还是山区、丘陵、沙漠,人到不了的地方它都能到,且效率更高。据计算,在山地丘陵地带,靠人工巡线平均每天只能巡查1.5公里至2公里,而同样的巡线里程,采用无人机只需要2个小时左右。而相比直升机巡检的高昂费用,它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成本更低。因此,这两年,无人机巡检正在引起业界的关注。但由于技术难度较高,可搭载无人机的紫外设备却鲜有厂家涉足。

    207所研制的这款紫外成像仪外形小巧、轻盈,可悬挂在无人机底部而不影响其飞行,与动辄几十公斤的机载设备相比,可以说是为无人机“量身定制”。飞行时,设备与线路的距离最近可以达到5米(手持、直升机设备的观测距离往往在几十甚至上百米),让其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紫外成像漏电检测仪研制成功后,先后在中国电科院高压所、清华大学等试验场所完成多次室内外实验测试,在高低温、振动和可靠性等相关试验中表现良好,终于推向市场。而就在3月份,产品也拿到了首个订单,总金额达千万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电力系统就可以看到它们忙碌的身影了。

(原标题:无人机与紫外成像同为供电设备保驾护航)(本文来源:机经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