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DC26系列温湿度控制器
普通温湿度控制器
智能温湿度控制器
DC68系列开关柜智能操显装置
开关柜状态综合指示仪
开关柜智能操显装置
DC28系列电力监控仪表
DC2800系列
H系列多功能谐波表
Z系列多功能网络仪表
E系列多功能电力仪表
X系列数显电测表
K系列可编程智能数显表
D系列数显变送表
S系列数字测控仪表
TRPC系列无功补偿控制器
无功补偿控制器
复合开关
DC29系列电测量变送器
单路变送器
双路变送器
三路变送器
多路综合变送器
DC30系列电动机保护器
DC1000无线触点测温系统
TED系列电子式温度指示调节仪
CS系列智能除湿器
 
联系我们

常州市大创电子有限公司

手机:13915077376

座机:0519-85606622

传真:0519-85607968

邮箱: sales@czdacan.com

网址:http://www.czdacan.com/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长江中路25号

新闻资讯
新时期中国工业如何一路绿灯行走
来源:本站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11-05 08:47:55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我国制造业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抉择。那么在新时期,中国工业经济如何才能高速发展?“创新”二字提醒着中国工业只有创新发展才能赢得转型发展的“车票”。

    一列经济列车在中国大地上风驰电掣,随后慢慢减速行驶到十字路口。列车在十字路口面临两种轨道:一种是以钢铁及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传统发展轨道;一种是以科技与品牌为目标的创新发展轨道。传统发展轨道口已经亮起了红灯警示,这一轨道已走到尽头并闪烁出“中等收入陷阱”。而创新发展轨道却绿灯闪烁,提醒中国抓住机遇赶快转型通过,千万不要错过转型发展的机遇。

    面对十字路口的两种发展轨道,中国工业经济面临着机遇期的抉择:是沿着传统发展轨道运行还是转入创新发展轨道运行?是抓住机遇开足马力创新发展还是缓慢挪动?转向创新发展轨道就必须抓住了机遇期,沿着传统轨道直行就丧失了机遇期,甚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列车在前十年每年以10%以上的GDP增长,创造了大量财富,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共识:“中国创造了世界奇迹”。中国的城镇化已达到了55%,工业化已进入了中后期时代。中国用30多年时间走完了欧美等国约百年的进程。但中国的工业经济仍然是世界大国而不是强国,许多高端制造技术、设备等都需向发达国家进口。这正如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张国宝所说,中国制造业有两个“病”,一个是“心脏病”即飞机发动机等依赖进口;一个是“神经病”即机械控制系统、传感系统,10年前几乎都是进口。另一方面是中国缺少世界级的强势品牌,特别是汽车、机床设备和工程机械产品等都缺少竞争力。与此同时,中国已不可能再依靠高耗能低附加值的钢铁及水泥等重化工产品高速度发展了。中国2012年的钢铁、水泥占全世界的45%到48%,但仅创造了世界16%左右的GDP,为此必须珍惜、抓住和利用好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期。    珍惜机遇期。现在中国工业经济已形成了完整的制造体系。装备制造及制造业总量在前几年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在500多种产品中已有220个成为世界第一。钢铁、水泥、煤炭等的产量已占世界的47%左右,特别是航天、造船等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塑造工业及制造业品牌方面也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据统计,在全国86种产品销售中,有10种品牌产品销售额已占到86种产品总量的60%左右。家电产品已集中在海尔、格力、海信和美的等几个品牌之中,海尔已走出国门在多个国家并购重组企业,销售额名列前茅,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也都聚焦在几十个品牌竞争之中。据世界银行前几年的统计,2010年中国制造业总值占19.8%,超过美国的19.4%。另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年鉴2011年》统计,在22个统计大类中2009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第一位的有12个,第二位的9个。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大国和制造业大国。正因为我国前几年工业及制造业快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绩,我国才迎来转型发展的机遇期。试想,如果我国仍处在1958年为1070吨钢目标而大炼钢铁时、处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国快要被开除“球籍”时,能有这样的机遇期吗?今天的机遇期是中国工业用辛勤汗水和智慧换来的,如若不珍惜这个机遇期,已取得的成果仍然会丧失。    抓住机遇期。中国现在处于向工业化挺进的关键时期。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评价,世界各国工业化综合指数为0~33时,为工业化初期;33~66为工业化中期;66~100为工业化后期。按2010年数字考核分析,中国工业化综合指数为72左右。报告认为中国已进入到完成工业化的关键时期。据报告分析,中国将在2018年前后完成工业化,最迟在2021年完成工业化。为此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转型发展的机遇期。在这个机遇期特别需要工业化与城镇化紧密协调发展,世界各国30多年的发展经验证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往往伴随着工业产值在GDP中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目前中国工业化到了最后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急需减少工业重复上项目、铺摊子,以消耗大量物耗、能耗及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经营方式。这样发展必然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形成生产力的巨大浪费,现已出现这种趋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人口多,幅员广,具有重化工发展的背景,更容易按传统工业化发展的路子前行,如若不加快转型发展,在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很可能出现比美国工业化初中期更严重的产能过剩。为此就更需要抓住机遇期,加大转型力度。

    利用好机遇期。珍惜机遇期不如抓住机遇期;抓住机遇期不如利用好机遇期。中国工业经济现在最重要的是利用好中国工业化火箭的“第二节”,以助推“第三节”升空。

    在国际上先后有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及经验。世界银行2006年、2010年先后两次提出“中等收入陷阱”。并提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共同特点: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贫富分化、就业困难、社会动荡、社会公共服务短缺、金融体系脆弱、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畸形发展等。以阿根廷、墨西哥等为代表的国家上世纪70年代就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由于收入差距过大等,使国内需求增长缓慢,同时一些制造业在向高端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升级的过程中被迫中断,因而长期停留于中等收入,被称为陷入中级收入陷阱的国家。再如巴西70年代人均GDP已达到450美元,但因收入分配失衡,城市化超前、产业结构失衡,致使上世纪80年代经济缓慢增长,长期停留在中级收入国家中。以上这些国家的沉痛教训是,当新型经济体快速发展进入中级收入国家后,如贻误了转型发展的机遇期,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相反,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却先后只用了20多年时间就成功地完成了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并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据媒体报道,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投资率先升后降。依靠高投资率跨越贫困陷阱,在模仿阶段中保持高速发展,支撑经济快速增长;最大值出现在模仿阶段时,投资率逐步下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先扩大而后逐步缩小。前期收入差距扩大,激励生产资源流动以实现优化配置;后期收入差距缩小,提高中产人群比重,维护社会稳定;先模仿后创新,前期模仿世界领先技术,节省成本,充分发挥本国的后发优势;后期转而自主研发,保证经济获得持续增长动力。

    中国的经济列车已经来到十字路口,并已减缓了增长速度,中国工业经济应抓住这个机遇期,克服惯性转型进入创新发展的轨道,向着科技和品牌目标挺进。
(本文来源:中国工业报,转载请注明出处)